昨天,“杰出肝病学家论坛:肝脏病学大师之路”专题会议上,来自美国的著名肝脏病学家Anna Lok教授回顾了自己亲证的30年乙型肝炎发展历史,并对自己贯穿其中的职业道路选择及职业生涯发展进行了总结。这个主题报告曾在2012年作为AASLD年会的“主席选择演讲”。此次有幸再次聆听,依然受益匪浅。
青年时代的Anna Lok教授在香港作住院医师,当时也仅是接触过一些肝脏病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而真正促使她选择开始肝脏病学职业生涯的是在伦敦跟随Dame Sheila Sherlock和Howard Thomas教授作研究员阶段的那段时光。
她说,她之所以选择乙型肝炎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是因为乙型肝炎是香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而当时丙型肝炎还未被识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还不被熟知。
她非常感慨30年来乙型肝炎认知和防治方面取得的惊人进步。她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包括HBV DNA水平检测、HBV基因型和变异鉴定。
②乙型肝炎疫苗的成功研发、全球新生儿普遍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HBV感染和HBV相关肝细胞肝癌双重作用的证实。
③七种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获批,包括2种干扰素制剂与5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同时,这些药物被证明不仅可以抑制HBV的复制,还可以逆转肝硬化,降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率。
然而,Anna Lok教授表示乙型肝炎仍然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她认为为了减轻全球性的乙型肝炎疾病负担和最终消除HBV,很多问题仍需重视:
①围产期HBV母婴传播的完全阻断。
②发现所有慢性HBV感染者,并将他们列入护理名单中。
③建立可精准预测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风险的模型。
④发展一种新的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的联合治疗方法,以便实现乙型肝炎的“治愈”。
Anna Lok教授特别强调,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研究者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以及非政府机构的支持。但是,她也坚信科学的进步与来自HIV和HCV的研究经验将会帮助我们最终实现“无乙肝世界”。
为了鼓励在场的肝病研究者,Anna Lok教授根据自己的经历,就“临床研究者获得成功职业生涯的几个要素”进行了特别总结:
①“好的开端”: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初,应该选择恰当的地点、时间和导师。
②“保持动力”: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应该保持良好的研究动力,提出好的问题,采用好的研究方法,并且保持永不放弃的信念。
③“提前计划”:提前做好研究规划,包括临床数据库、生物资源库的建立,考虑好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④“不断进步”:努力找到适合自己不断进步的岗位,该岗位应该能够提供优于同龄人的培训和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能够饱含热情地投入到研究中。
⑤“持之以恒”:正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需要在“黑暗和暴风雨”中前行,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感染科钟晓祝教授在会后对记者说,聆听昨天下午的学术报告收获很大,尤其是Anna Lok教授的报告。Anna Lok教授所经历的30多年乙肝研究职业生涯,是乙肝预防、诊断技术、治疗药物都取得巨大进步的时期。Anna Lok教授同时也提出,虽然30年的历程以及乙肝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要想彻底治愈乙肝,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Anna Lok教授也预言,经过努力2024年将会有新的乙肝药物或治疗方案问世。
钟教授表示,作为临床医生,在热切期盼新药物研发成功的同时,现阶段她们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临床病例,探索、优化现有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