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临床并发症为对细菌感染。在本届EASL年会上,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实验免疫学研究所Abdullah等报告表明,小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可用于研究确定慢性肝病中重要的IFNAR介导抑制机制,为控制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细菌感染,开辟了治疗方法新思路。
研究者应用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的小鼠模型,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情况下,分析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特征。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小鼠对李斯特菌属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导致持续感染,重现了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情况。虽然这些小鼠脾脏的先天免疫和对李斯特菌属的清除能力无改变,肝内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和肝脏的细菌清除能力却强烈受损,导致对李斯特菌属的局部清除能力降低,和肝内髓系细胞产生IFNg、IL-12及ROS的能力受损相关联。
在机制上,研究者确定了髓系细胞内的IFNAR信号为肝纤维化小鼠抗菌免疫能力受损的起始事件,对无菌小鼠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期间的肠道菌群易位可诱导IFNAR信号。长期的髓系细胞I型IFN信号反过来引起IL-10释放,可直接抑制IFNg、IL-12及ROS的产生。
Abdullah 博士总结说:“这项研究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阻断IFN信号,特别是髓系细胞的IFN信号,或者通过全身阻断IL-10信号,把肝硬化小鼠从慢性细菌感染中解救出来。”
(大会摘要号: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