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指导下的消融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被认为是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该技术创伤相对较小、操作相对简便,便于临床推广,但要取得良好效果,减少并发症,需要加强对操作者规范化的培训,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的有效性。
在第25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年会上,来自日本顺天堂大学的学者介绍了他们有关射频消融技术短期培训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项目设置涉及前沿理论与技术的授课、相关设备的培训、病例教学与现场演示、培训后问卷反馈等多个环节。个人认为其中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也有不少大型医疗机构组织相似的专业培训项目,从而有助于提高各医疗机构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做好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进一步延伸而言,多学科有效协作已成为现代疾病诊治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予以考虑。以肝癌的局部消融治疗为例,消融治疗技术有多种如射频、微波、冷冻、局部注射等,治疗途径也有多种如经皮、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中消融,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并发症如何预防与处理?我国的肝癌患者多有肝硬化基础疾病,术前术后如何评估与维护肝脏功能?肝癌发生的部位与数量也不尽相同,如何联合其他治疗手段?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内科、外科、放射科、超声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这就都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强学习与培训,了解和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在临床实践中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多学科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多个学科的轮番轰炸,而是从业者基于患者根本利益的人文精神、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精神,进行良好的多学科有效协作,为患者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精准诊治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专家简介:
韩涛,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肝病感染消化等内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曾在美国梅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及临床学习,参与国内肝病等领域多个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973、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承担单位负责人承担10余十多项国内、国际多中心研究。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曾获天津市科委科技进步奖6项。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天津市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天津市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分会委员、全国重症与疑难肝病协作组副组长、中国肝炎基金会专家组成员等。担任国内外十余种专业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