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CSI访谈】王建设教授: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作者:王建设    时间:2016-07-29     阅读数: 323

  编者按:2016年7月22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于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特设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会议”。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专家与我国肝病学者一道,重点讨论了有关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育龄妇女的临床管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建设教授作为会上的交流学者,做了关于“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专题报告。本刊在会后特邀王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我国儿童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及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完成得较好。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仍有小部分新生儿由于出生时的特殊情况,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和/或乙肝免疫球蛋白,或由于母亲HBV DNA含量太高,造成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失败。由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基数很大,所以乙型肝炎仍然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疾病。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指征
 
  目前,关于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国际上已有一些专家共识,与我国专家的意见大体上一致。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持续存在肝脏的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升高,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部分可无肝硬化表现直接进展为肝癌。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临床上需要密切随访,每半年检测一次HBsAg、肝功能生化学检查,每年检查一次肝脏超声、甲胎蛋白(AFP)。对于临床检查出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一般建议观察1~3个月,看其相关指标是否有下降,如果存在显著下降,说明患儿可能会自然康复;如果HBV病毒载量没有显著下降,转氨酶维持较高水平,肝脏显示有明显炎症时,则应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我国批准用于儿童的抗病毒药物
 
  由于我国药物的审核没有关于儿童适应指征的强制性要求,因此目前相关药品的使用说明上,仅有普通干扰素-α可以应用于2岁以上儿童,其他的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用于12岁以上儿童,替诺福韦酯用于16岁以上儿童患者。
 
  2015年10月,我国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借鉴国外的临床数据,列举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普通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用于2岁以上儿童,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用于12岁以上儿童,并建议2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儿童优先推荐普通干扰素α或恩替卡韦;12岁以上推荐选用普通干扰素α、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虽然没有获批应用于儿童,但是在临床上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最后,王教授总结道:“目前,我国有关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希望在将来我们开展起相关的工作,为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提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的治疗方案,使其获益!”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