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CSI访谈】王贵强教授:新形势下的大感染学科建设
—— 作者:王贵强 时间:2016-08-22
阅读数:
184
编者按:感染病学科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古老的传染病救治,到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的疾病诊疗,感染病学科的内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日前,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就我国新形势下的感染病学科建设接受了《国际肝病》媒体的专访。访谈中,王教授强调未来我国将朝着“大感染”学科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现将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我国感染病学科的发展及方向
感染病学科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古老的传染病救治到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的疾病的诊疗,再到今后我们希望强调的“大感染”的概念,感染病学科的内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国早年的传染科主要面对的是传染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有效的疫苗预防,现今我国的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了显著的下降。这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因此目前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成为感染病学科的主要内容。慢性丙型肝炎目前已经可以基本治愈,慢性乙型肝炎虽然尚不能治愈,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因此相信未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数量将有显著的减少。
在谈及未来我国感染病学科的方向时王教授认为,现阶段仍应重视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开始强化感染病学科在“大感染”的概念下的建设,包括学科的方向和人才梯队的建设。我们应该重视细菌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问题。2014年,随着我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办法的颁布,我国感染病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它让所有的感染科医生共同学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强化感染科医生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实践能力。未来,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需要面对的疾病类型除外病毒性肝炎,还需要涉及抗微生物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还包括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以及在院内感染控制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后,王教授强调感染病学科应该和临床微生物学科进行密切的合作。病原学诊断在感染病的管理当中至关重要,感染病科医生应该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的内容。
综上所述,感染病学科的发展需要良好前瞻性的设计和考量,加强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疗不容忽视
在第十四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上,讲课议题包括病毒性肝炎、各种新发/突发传染病、抗菌药物的使用等等,这也是大感染学科所囊括的学科范围。王贵强教授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和治疗方案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他介绍道,目前我国已有18个省有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其中以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省高发。临床上我们应当重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叮咬,宿主动物包括牛、羊等。布尼亚病毒可引起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感冒样症状,更重要的是可累及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临床上可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该病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多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目前,我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死率为3%~5%,属于较高的水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治疗上,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由于激素本身可抑制病毒的清除,从而导致持续的高病毒血症,应当慎重使用激素。
总之,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我国仍处于散发的一种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可能存在不足,应该引起所有感染科医生的重视,临床上的及时诊断和对症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根本途径。
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在我国2015年版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中,明确推荐经诊断的丙型肝炎患者若目前无相关禁忌应先应用PR方案进行治疗,待DAA上市后再选择DAA治疗。从十二·五重大研究的相关结果来看,中国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R方案的治疗率可达70%~80%甚至更高。总的来说,现阶段中国丙型肝炎的治疗仍以PR方案为主。
可喜的是,我国CFDA预计将于2016年底批准首个DAA上市,这也将为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至于今后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策略将会有哪些变化,这将依赖于我国DAA上市的种类和数量。目前从国际上DAA的应用情况来看,DAA治疗存在多种不同的组合。总的来说,与PR的联合使用方案将退出舞台,无干扰素治疗的时代即将来临。不过,DAA在我国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其中药物的价格是最主要的因素。未来DAA是否可以纳入到国医保范围,我们仍需要等待。
总之,根据国际上丙型肝炎治疗的治疗进展,DAA应是我国丙型肝炎治疗的方向。当前,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仍以PR方案为主。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PR和DAA的应用共同作为治疗方案供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同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DAA将全面替代PR为我国丙型肝炎患者的治愈带来福音。我们也期待国家CFDA建立起DAA的快速审批通道,使更多的DAA进入中国,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国家政府层面与药企进行谈判磋商,最终使DAA的价格更适合我国的患者,增加药物的可及性。
标签:
访谈
丙肝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