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特鲁多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这句名言流传甚广,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既有救死扶伤这一人们对医生最基本的理解,也反映了医学的局限性,更体现了高一层次的医学境界。因此今天的丙肝专栏,不讲如何“治愈”丙肝,讲一讲如何“帮助”和“安慰”丙肝患者——患者教育、公众教育和医生自身的教育。正如今天APASL-NGO论坛报告会议上,世界肝炎联盟主席Charles Gore所说,这有关对肝炎的认知。提高认知,事半功倍。
消除对肝炎患者的歧视
WHO曾发文言:“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要打破对肝炎患者的歧视和侮辱”。拒绝拥抱或握手、拒绝同食、甚至拒绝同在一个屋檐下。因肝炎而失去求学和工作机会,甚至失去婚姻的案例在我国并不鲜见。
即便在2010年2月,我国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全面禁止入学、入职体检乙肝项目检测,表面上的障碍消除了,很多人心中的那道坎还在。而在丙肝方面,大家的认知就更是少得可怜。甚至由于丙肝和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很相近,而有些一知半解的人把HCV感染与HIV感染联系在一起,产生不好的联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敢去做肝炎检测,或是确诊肝炎后不敢就医,饱受病痛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而这歧视和侮辱的背后,是公众对疾病传染途径的普遍缺乏了解。看,其实只需要很短时间的学习,就非常有助于消除对肝炎患者的歧视。
学习时间:丙肝病毒是一种血液传播病毒。最常见感染方式为:不安全注射;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不够彻底;以及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性传播,母婴传播都有可能,但并不常见。
丙肝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也不会通过与感染者拥抱、接吻以及共用食品或饮料等偶然性接触传播。
了解自己是否处于“悬崖”边上
很多人对丙肝的了解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沉默的杀手”。这句话很贴切,急性HCV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且仅在十分罕见情况下才会危及生命。55%~85%的感染者转成慢性。慢慢的,悄悄的,20年内15%~30%出现肝硬化。肝脏又是一个代偿功能极其强大的器官,肝硬化早期也可能无明显症状。加之我国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还不够高,没有定期健康检查的习惯,发病后才去医院,就晚了。
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你有没有给过机会让HCV悄悄靠近你?
学习时间:有以下行为或经历者,小心了!建议按照昨天专栏所言,快快去做抗-HCV抗体检测:注射吸毒者;滴鼻药使用者;在感染防控不足的卫生保健机构中接受了血液制品或者创伤性操作的人(打针也算);出生时母亲为丙肝感染者;性伴侣为丙肝感染者;艾滋病毒感染者;囚犯或以往被监禁者;有纹身或者穿孔的人。(最后一项很关键啊,耳洞也是孔哦)
抗体筛查阳性者,务必做HCV核酸检测。
不让沉默的杀手继续肆虐
又回到“沉默”上了。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检查时才发现丙肝感染,经常反应就是,没什么感觉,不用吃药。虽然他们都会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有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或许当时担心一会儿,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又遗忘了。所以对于丙肝的危害,医生对患者要反复说、经常说,强硬地、苦口婆心地,发动他们接受治疗。
当然在干扰素时代,有些患者是被迫不治疗的,或者是因为不能耐受干扰素的副作用,或者是有干扰素的禁忌,或者就是坚持不了动辄半年一年的疗程,治疗依从性差,或者干脆无法接受治疗。
幸运的是,上述问题在DAA上市后,基本都能解决。关于DAA的好处,以后专栏见。
学习时间:所有HCV RNA阳性者,只要愿意治、没有禁忌证,就应该治疗。注意:不要和乙肝混淆了,丙肝该不该治疗不根据转氨酶,不根据转氨酶,不根据转氨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吃颗定心丸
有些患者在得知感染丙肝后,心理负担十分严重。这些患者中,有的是怕得肝癌,有的就只是被“一辈子”困扰。甚至还有很多医疗人士也这么以为,“乙肝还能控制,丙肝就一辈子啦”。这可恰恰相反,当前,乙肝要追求“功能性治愈”都不容易,而丙肝,却是3~6个月,90%以上根治的,这又要归功于我们的DAA了(以后再说)。
学习时间:丙肝可以治愈!但是,如果已经有肝硬化的患者,根除了病毒,不等于根除了疾病,还要定期随访哦。日本权威肝病学家Masao Omata在这届APASL上可专门指出了这个问题的。
赶走“杀手”的帮凶
嗯,没错,丙肝这个杀手还有帮凶。最常见、最重要的就是酒精,其他还有抽烟、肥胖、糖尿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等。总之,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正规寻医问药,没有错。
教育自身
不要求所有医生都成为肝病专家,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都是一个道理。但是,消除肝炎利国利民,造福后代,不是靠专业医生就能完成的。这也是APASL-NGO论坛的主要目的之一。非专科医生,至少应该对丙肝传播、转归、诊断、预防、治疗转归等特点有基本了解,心里有根弦,做到能提醒患者筛查丙肝以及确诊丙肝后建议并且督促患者到专科就诊,不要放任自流。
The above posting is sponsored by Gilead Sciences to support scientific and medical education, and with non-promotional intent. The content was not reviewed prior to publication by Gilead Sciences.” 以上文章由Gilead Sciences 公司赞助以支持科学及医学教育,且无推广意图。该文章内容发表前未经Gilead Sciences 公司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