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CNSLD-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 正文
不惧挑战,迎接疑难及重症肝病时代的到来——记第九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成功召开
——  作者:    时间:2017-06-05 11:39:59    阅读数: 190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肝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成绩骄人。我们在欣喜于已取得的成就时,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肝病疾病谱随之发生了改变,临床正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疑难及重症肝病患者,疑难及重症肝病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过,我们并不畏惧这个时代的挑战。在今天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九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两千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代表与专家汇聚一堂,深入交流肝病学术研究成果,商讨肝病防治大计。
 
本次会议正式注册代表1780人,来自1100个医疗与研究机构,CDC系统或大专院校,参会总人数超过两千人。这个数字虽然庞大,但是会议所惠及的受众却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倍!会议通过肝胆相照公益平台进行了直播,据不完全统计,两个会场共有5.3万人次在线收看,其中主会场3.6万次点击,分会场一1.7万次点击,显著增加了会议的规模与影响。
 
无论是会议上的专题演讲、现场读片及讨论,还是课题发布、新书发行,亦或是现场直播、线上交流,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迎接疑难及重症肝病时代的挑战,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清楚认识我国肝胆疾病防控的六大严峻形势
 
在开幕式上,本次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段钟平教授致欢迎辞。他首先回顾了历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的盛况,指出:“核心思想先进、学科交叉完整、内容丰富实用的中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平台以及我国肝病领域重要而有影响的综合性学术论坛之一。”
 
随后,段教授分析了中国肝胆病防控的六大严峻形势:
 
第一、慢性HBV感染人口基数庞大,目前约有9300万慢性感染者,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需要治疗,但短期内尚无根除病毒的药物与手段,治疗率甚低,现有药物与方法的合理应用与广泛推广任重而道远;
 
第二、我国约有800万慢性HCV感染者,其中80%还没有被发现和诊断,而确诊感染HCV的患者中不少已经发展成明显肝硬化,不能耐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治疗,不少人还在苦苦等待新一代DAA药物的上市;
 
第三、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全社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肝脏良性占位、胆囊息肉、胆管癌等都很常见,一些症状和体征很容易和肝病混淆,肝胆一体或肝胆相照的理念亟待加强;
 
第五、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超过38万例,发现较晚导致的延迟治疗和学科分科太细导致的偏科治疗等情况甚是突出;
 
第六、有关肝胆疾病尤其肝病的虚假信息盛行,国家正规医疗机构、正规专家的声音多局限在学术圈子内部,国家队的声音需要加强。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技术层面的协作必不可少,这也是中华医学会、中国肝炎基金会、协作组以及重肝会努力的方向”。
 
东西方携手并进,共同迎接挑战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本次大会迎来了不远万里前来的EASL专家代表团,举办了“EASL Day”论坛,这也是“EASL Day”首次与全国疑难与重症肝病大会联合举办。来自EASL的专家们带来了不久前召开的EASL年会的亮点与热点,也带来了欧洲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他汀与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管理等问题上的当前认识。很多内容令听众耳目一新,取得了极大反响。
 
名家汇聚,内容精彩纷呈
 
本届会议涵盖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主要肝病学领域的问题、挑战和学科进展,还组织了有关慢病管理、移动医疗与肝胆疾病防治等的学术交流。
 
6月3日上午的“EASL Day”和之后主会场的主题演讲中,国内外著名肝病学者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的肝病治疗趋势发表看法。
 
而在大会3日下午及4日上午设立的 “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自免肝-营养”、“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重肝-肝衰竭-人工肝-肝移植专场”、“小儿-遗传代谢-胆汁淤积-妊娠肝病-其他”等四个分会场中, 45位专家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免疫性肝病的诊治和管理、肝脏消融体系临床应用、重症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药物性肝损诊断及其因果关系评估及DAA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进展等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读,联手为听众奉上了一场关于肝病知识的饕餮大餐。
 
优秀论文与新书发布,力求将每一点成绩都转化为患者的获益
 
本次大会共接收400余篇论文,内容涵盖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人工肝、肝营养学等领域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等。经专家评委会评选,最终评出特等奖1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优秀论文奖50篇,在6月4日下午的主会场上,会务组特别准备了颁奖仪式,段钟平教授、南月敏教授等专家为获奖者颁奖。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上台发表演讲,就获奖论文进行精彩阐述。
 
此外,大会上发布的两本新书也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这两本书一本是由原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芮静安教授主编《现代肝癌诊断治疗学》,一本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段钟平教授编写的《一个肝病医生的手记》,它讲述了段教授与肝病患者之间的那些事儿,将常见的肝胆病知识融合其中,有医术,也有医心。
 
微信截图_20170604233713.png
 
芮静安教授
 
结语
 
如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晓萌理事长在开幕致辞时所指出的,“当前我国肝病防治形势总体严峻,肝病不仅是单一的疾病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肝病防治工作需要政府、社会、专家共同专注、共同参与‘’。
 
全国疑难与重症肝病大会始于2004年,在过去的八届会议中,共有近300位肝病内科、外科、中医、西医、基础、临床、预防和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会上发表演讲,传授经验,超过13000人次的代表参加了历次会议。本届会议延续了之前会议的优良传统,并再创辉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在2019年第十届全国疑难与重症肝病大会召开时,我国的重症肝病防治和研究整体水平必将有显著的提升和变化。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