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宾®全面支持慢乙肝临床治愈系列研究,达成战略支持框架协议
——  作者:    时间:2017-10-15 07:31:39    阅读数: 249


编者按:2017年10月12~14日,第十八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7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盛大召开。会议期间,我国首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派格宾®(PEG IFNα-2b[Y型,40kD])发起了全面支持我国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系列研究计划,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鹏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益大教授课题组章益民教授作为合作专家代表,现场签署战略支持框架协议,大会主席王贵强教授主持了签约仪式,中国肝炎防治基因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特宝生物与课题组相关专家完成战略支持框架协议签约
 
派格宾®全面支持慢乙肝临床治愈系列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诊、防、治水平,完善国家传染病科技支撑体系为目标,聚焦降低“三病两率”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科技瓶颈问题,着力发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转归的新技术和新策略。“十三·五”期间,“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在慢乙肝临床治愈领域将涌现出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宁琴教授课题组的《多靶点联合干预提高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的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研究》、鲁凤民教授课题组的《新型乙型肝炎检测指标临床意义验证》、胡鹏教授课题组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的新策略新机制研究》、杨益大教授课题组《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HBsAg阴转率)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新策略和新技术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
 
由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派格宾®是能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全球第三代长效干扰素,获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长期支持。特宝生物怀揣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大力支持我国慢乙肝临床治愈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助力我国广大的慢乙肝患者进一步提升临床治愈率。根据协议商定,特宝生物将对合作课题组提供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系统化支持。

杨希忠教授为签约仪式发表致辞
 
杨希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派格宾®是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长效干扰素,研发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专家们都在积极开展长效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相关研究,各位专家是“战士”,派格宾?则是“武器”、是“弹药”,战士们要用弹药来解决乙肝的问题。乙肝是世界的大问题,更是中国的大问题,希望中国的专家和企业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和WHO2030消除肝炎的梦想,并感谢特宝生物对中国肝炎事业的支持。王贵强教授也表示,特宝生物大力支持国内专家开展慢乙肝临床治愈系列研究,将进一步使临床治愈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患者的临床诊疗中,以造福更多的乙肝患者。
 
派格宾®助力慢乙肝临床治愈最新研究成果
宁琴教授介绍长效干扰素最新研究成果-Anchor研究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表示,慢乙肝患者的治疗目标应尽可能追求临床治愈,而持续的免疫控制与停药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有关,也是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的必要途径。我国是乙肝大国,超过80%的慢乙肝患者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但超过80%的患者不能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即便是实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超过80%的患者在停药后仍会复发。因此,如何提高核苷类经治患者HBeAg转换率和 HBsAg阴转率是目前临床的重大需求。探讨NA经治慢乙肝患者干扰素序贯/联合治疗新策略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慢乙肝研究的热点课题。
 
2007年开始的OSST和之后的NEW SWITCH研究结果表明,对于NAs治疗的经治人群,通过联合序贯长效干扰素48周,可将HBsAg的清除率提高8.5%~16%。关于如何将疗效进一步提高,值得探索。
 
宁琴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慢乙肝的临床治愈率,他们开展的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研究课题——Anchor研究是派格宾®助力慢乙肝临床治愈方向的最新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同济医院联合湘雅医院、佑安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盛京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厦门特宝等单位于2014年初启动。该研究比较了PEG IFNα-2b(Y型,40kD)和GM-CSF联合恩替卡韦多靶点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对于核苷经之的慢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Anchor研究人群亦为临床上常见的NA经治人群,目前已获得中期研究结果。根据72周的数据结果显示,PEG IFNα-2b(Y型,40kD)联合治疗组HBsAg清除率和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NA单药组:HBsAg的清除率达到26%(对照组为0%);抗-HBs的阳性率达到18%(对照组为0%)。同时,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12周或24周HBsAg下降≥1log的患者72周HBsAg清除率分别高达80%和62.5%,因此治疗中HBsAg下降可预测联合治疗应答,PEG IFNα-2b(Y型,40kD)、NA和GM-CSF联合/序贯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宁教授表示,持续病毒控制基础上联合长效干扰素等免疫调节的多靶点干预,重塑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效能,可能是治疗慢乙肝患者的未来。
 
Anchor研究的结果值得关注,为进一步提高慢乙肝经治人群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治疗的新方案和新策略。据悉,该研究已入选2017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大会口头交流报告,宁教授团队将在10月22日大会上报告关于Anchor研究更详尽的结果,本刊也将对此项研究进行跟踪报道,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