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酒精摄入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高沿航教授在“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专题会议中,为我们介绍了乙醛脱氢酶与酒精性肝病(ALD)的内在联系,回答了为什么我国有那么多喝酒脸红的人、喝酒脸红者的肝脏损伤与脸不红的个体有何不同等问题,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观念和新的研究成果。
高教授在乙醛脱氢酶缺陷对肝脏损伤的影响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不仅有基础研究,还结合中国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而且有很好的文章发表。《国际肝病》特邀高教授分享报告精粹,内容如下。
酒精摄入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酒精性肝病是欧洲进行肝移植的第一位病因,美国进行肝移植的第二位病因。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也越来愈成为我国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负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年啤酒产量从1998年1987.67吨增长至2016年的4506.44吨,增长至2.27倍。
根据WHO全球饮酒数据库,中国年人均饮酒量由2003-2005年间的4.9L纯酒精增长至2016年的7.2升纯酒精;15岁以上饮酒人群中,年人均饮酒量12.9L纯酒精(2016年)。截止至2014年,我国酒精性肝病患病人数超过6千万。
乙醛脱氢酶2(ALDH2)是人类肝脏中氧化乙醛的关键酶,当该酶因基因变异出现活性下降甚至失活时,摄入酒精后就会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有接近35%~45%的亚洲人存在ALDH2的酶基因缺陷,也是目前全球涉及人口最多的酶基因缺陷。
饮酒后,由于乙醛堆积所致的扩血管作用而导致脸红等现象,被称之为“东方红”或“脸红综合症”。乙醛可在体内形成加合物并介导炎症反应,是目前促进肝病进展的主要损伤因素之一。同时,在前期工作中发现,长期酒精摄入可以加强小鼠体内ConA诱导的T细胞应答。然而,乙醛对于T细胞肝炎的作用及影响目前尚不清晰。
高教授所在团队利用野生型及Aldh2-/-小鼠进行长期酒精喂养,利用Con A诱导T细胞肝炎模型。开展乙醛影响T细胞糖代谢的体外研究。招募健康受试者,检测其饮酒后血清中皮质酮及皮质醇的水平。
结果发现, 在体内,与野生型小鼠相比,长期酒精喂养的Aldh2-/-小鼠体内有更高的乙醛水平,但由Con A介导的T细胞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却明显减弱,同时,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均受到抑制。
在体外研究中,乙醛可以抑制Con A刺激的小鼠脾脏细胞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却并未影响其mRNAs的转录。乙醛也可减弱PHA诱导的人类外周淋巴细胞IFN-g的产生。通过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乙醛可以通过抑制有氧糖酵解相关信号通路干扰T细胞糖代谢。与野生型小鼠相比,酒精喂养的Aldh2-/-小鼠有更高水平的血浆皮质酮水平,而后者是抑制有氧糖酵解的重要因素之一。阻断酒精喂养的Aldh2-/-小鼠体内皮质酮的作用,Con A介导的T细胞肝炎程度加重。在人类研究中,与未发生ALDH2基因变异组的个体相比,ALDH2基因变异组的个体在饮酒后具有更高的血清皮质酮及皮质醇水平。
ALDH2基因缺陷可以导致酒精摄入后体内出现高水平的乙醛及糖皮质激素,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及肝脏炎症。“ALDH2基因缺陷个体长期饮酒而影响T细胞应答,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被我们后续有关肝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酒精性肝病患病群体是肝病科医生面临的较为困难的治疗群体。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的源头所在,不能有效去除疾病诱因,后续药物治疗很难出现期待中的疗效。防治酒精性肝病,除了对饮酒者本人疏导、教育、心理干预以外,还涉及很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到家庭,从国家到个人,各个层面的积极关注以及相关综合有效措施的采用,让由饮酒带来的个人及家庭欢乐有节有制,悲剧越演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