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肝脏多模态医学成像、医学影像学与信息学融合、依托人工智能的影像大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基于肝脏影像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是实现精准医学应用于肝脏影像的重要环节。融合以上要素进行的肝脏门静脉高压CHESS系列研究,多次在Journal of Hepatology、Gut、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国际顶级杂志刊登并发表研究成果。在此次2021 APSAL大会中,CHESS负责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祁小龙教授,受邀进行题为“Liver Imaging in Precision Medicine”的学术报告。《国际肝病》特邀祁小龙教授进行专题采访,探讨精准医学在肝脏影像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肝脏影像在未来临床实践中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祁小龙教授:肝脏影像较以往已有长远进步。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更多重视肝脏影像的报告结果,临床医生根据影像报告进行后续诊疗。但从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更关注原始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原始数据的同质化管理,其优势显著;我们可以利用原始数据做更多的后处理分析,而非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影像报告。
以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首个前瞻性研究CHESS1601为例,我们当时根据肝脏CT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于2019年发表在国际放射学顶尖期刊Radiology。在CHESS1701研究中,我们利用肝脏影像原始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了影像组学分析。利用对肝脏磁共振数据的深度学习,CHESS1802研究通过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进行肝脏表面结节定量评估,其结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消化肝病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在CHESS2004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设定为通过肝脏和脾脏弹性超声图像及组学对门静脉高压进行病情分析。
总体而言,在未来我们会更加关注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以及对数据采集的同质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新兴的后处理分析技术,提高肝脏影像的整体利用度。
当前我国肝脏影像学在个体化精准诊疗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祁小龙教授:我国在肝病领域的优势地位不言而喻,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尤其在肝脏影像及终末期肝病人群的临床资料方面。在我国收治入院的大部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超声、CT或磁共振均为常规检查,因此我们有大量的肝病影像学数据。但这个“优势”往往会转变为“劣势”——由于我们的样本量太大,导致放射科医生很难对所有病例进行数据标准化采集,而对于临床医生,也无法对大量病例进行很好的数据管理。
从临床角度而言,肝脏影像固然重要,但其仅仅为一种诊断或监测方法,而临床研究更需重视终点结果的获取。无论是肝脏活检、门静脉测压、胃镜检查或临床事件,均需肝病医生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全程管理和随访,用真正的临床事件作为评价肝脏影像新技术的依据。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开展肝病全程化管理工作,把丰富的影像学资源真正转换为可利用的临床资源,将潜在劣势转化为优势并真正加以运用服务于患者。
青年寄语——Less is More
祁小龙教授:自2016年CHESS成立以来,在全国专家同道、青年医生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国际的发声越来越多。2020年12月,CHESS与APASL执行委员会主席Shiv Sarin教授共同牵头制定了亚太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共识,预计于今年上半年投稿,该共识也是我国在门静脉高压领域牵头的首个国际官方专家共识。去年10月在广州,CHESS主要负责并举办了APASL门静脉高压专题会,成为我国学者在国际舞台重要的发声渠道。
一个学术团队能够得到国际认可、并在国际舞台不断发声,其根本是需要重视临床队列研究和原创技术研发。近年来CHESS通过一系列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的沉淀,已经走上相对成熟的研究型道路。CHESS1801研究于2021年1月发表于Lancet Regional Health,与英国谢菲尔德教学医院共同开展了牵线磁控胶囊胃镜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性及准确性,这是CHESS首个前瞻性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在最近完成的CHESS1904研究中,我们纳入了中国、日本、土耳其及巴西4个国家18个中心受试者,通过前瞻性设计,评估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患者满意度。在即将投稿的CHESS2001研究中,我们建立了门静脉高压出血风险筛查的无创标准,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们与新加坡、印度学者共同合作,完成了这项国际多中心研究。我认为,CHESS在接下来会推动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这是中国学者在国际发声的核心基础。
对于青年研究者,虽然研究领域各有不同,但以下共性经验可供大家借鉴参考:把握好“小”与“大”的关系。“小”是指我们在做研究时,需要非常聚焦于某一领域,尤其是在开展临床研究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纳排标准,减少混杂因素。而在“大”的方面,需要对整个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视野和格局,不要仅仅局限于论文的发表和专利的申请,而是要更加关注研究结果能够为临床实践带来什么、改变什么,并且朝这一改变的目标而努力。Less is More:越少则越好,越少则越多。希望青年研究者能认真体会。
祁小龙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负责人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委会主委
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门静脉高压专题会主席
美国肝脏研究学会(AASLD)门静脉高压外联委员会副主席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门静脉高压研究所主任
致力于门静脉高压诊治新技术研发及转化。共发表SCI论文119篇,影响因子863分,引用1948次,H-index 24。其中第一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代表论文:J Hepatol (20.582), Gut (19.819),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14.789), Ann Surg (10.130), Radiology (7.931)。研究获得 Lancet (60.392), Nature(42.778)专题报道。
牵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疫情时代门静脉高压症全病程管理专家共识》、《中国肝静脉压力梯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执笔《亚太肝脏研究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2019版)》。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