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风险,何者更优?是近两年的绝对热点问题,争议不断。虽然已证实核苷(酸)类似物(NA)均有降低HCC的作用,但面对高致死率的肝癌,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我们必须锱铢必较。
2018年9月,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韩国研究,证明替诺福韦(TDF)在降低HCC发生风险方面优于恩替卡韦(ETV)。此后,各国学者纷纷开展研究,但结论各异,未达成共识。2020年欧洲肝病学会年会(EASL2020)亦有多篇讨论NA之于HBV相关HCC的最新报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HCC发生风险对比荟萃分析
NA抗病毒疗效优势扩大预防HCC作用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Hyunwoo Oh等[1]报告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比较TDF与ETV治疗NA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CC风险。该研究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截至2020年6月发表的研究,其中16项来自医院队列的回顾性研究(54 417例患者),以及3项针对医疗索赔数据的回顾性研究(89 84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与ETV单药组相比,TDF单药组的HCC发生率显著更低;倾向得分(PS)匹配后,两组的差异减弱。
图1.PS匹配的合并HR:TDF对比ETV
(引自EASL2020. FRI375)
PS匹配队列比较中,风险比(HR)值位于无效线右侧的仅Ha, 2020一项研究[2](图1)。该研究纳入的404例(ETV180例,TDF224例)CHB患者中,TDF组的HCC发生率显著低于ETV组(HR 0.31,95%CI 0.12-0.79,P=0.014)。
抗病毒疗效一直被公认为抗病毒药物降低HCC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机制,持续病毒学抑制相关指标的调整,很可能影响到最后对于HCC发生风险差异的评估。在Ha, 2020研究中, TDF组较ETV组的病毒学应答(79.4% vs. 68.4%; P=0.018)和持续病毒学抑制率(59.7% vs. 45.2%; P=0.005)均明显更高,显然二者有差异。
为进一步验证抗病毒作用对HCC风险的影响,Ha等分析调整持续病毒学抑制后的PS匹配队列,发现TDF组的HCC发生率仍然低于ETV组(HR 0.36,95%CI 0.12-1.14,P=0.08),但差异在缩小,这进一步说明了维持完全和持续病毒学抑制对于预防HCC的重要性。
再回到Oh的荟萃分析,所纳入研究选用于多因素分析或PS匹配的变量不尽相同,研究之间有较大异质性(I2为65.5%,P<0.01),这可能对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TDF组对比ETV组,有不同的观察期、研究入选年份、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宿主/肝脏/病毒危险因素。而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队列反映了不同的保险、报销政策、病毒基因型,以及文化。
就研究存在的地理异质性问题,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Min Li等[3]完成的荟萃分析也进行了讨论。他们发现,在亚洲研究(主要来自韩国)中,接受TDF治疗的患者显示出较低的HCC累积发生率,而在非亚洲研究中,TDF组与ETV组的HCC发生率相似。这种区域差异的原因可能包括种族、HBV基因型、医疗保健系统,以及基线特征的差异。
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用可减少治疗组剩余异质性的标准化方案,或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来促进确证性比较。
二、HCC发生风险对比回顾性研究
TDF降低HCC作用更显著
我国台湾阳明大学Yi-Hsiang Huang等[4]报告的对比研究对上述PS匹配队列的HR无差异结论提出了挑战:TDF与ETV之间的HCC风险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包括已进展至肝硬化的CHB患者。
这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8420位接受ETV或TDF治疗的CHB患者数据,在排除联合治疗、基线信息不明、合并HCV感染、潜在HCC或死亡或移植、随访信息不明患者后,对7237例,包括5110例ETV治疗,2127例TDF治疗患者进行分析。
在调整年龄、糖尿病、总胆红素和血小板后,TDF组在整个队列中显示出显著降低的HCC风险(HR 0.68;95%CI 0.48-0.96,P=0.027)。同时,在435对PS匹配的队列中,与ETV相比,TDF也显示出显著降低的HCC风险(HR 0.68;95%CI 0.47-0.99,P=0.042)。
此外,由于TDF在该地区的上市时间(2011年)较ETV晚,研究者进一步限制了研究时间以排除潜在的队列效应。在2011年至2019年之间,共有5791例患者接受了ETV和TDF治疗,其中1889例为肝硬化。在该亚组分析中,432对PS匹配的人群中,TDF仍然显示出显著降低的HCC风险(HR 0.66;95%CI 0.45-0.97,P=0.034)。
这项研究在提前公布的EASL2020摘要中,有效分析数据来自4315名患者(ETV 3124名和TDF 1191名),其结论是ETV与TDF无差,而在扩大样本量后,看到了显著的差异。严格的PS匹配,研究时间统一,以及大样本量,可能是结果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表1.整个队列患者的临床结局比较:TDF对比ETV
(引自EASL2020.SAT467)
TDF显著降低失代偿肝硬化人群的HCC风险
肝硬化是HCC发生的高风险人群。EASL2020上,另一项我国台湾学者完成的大型队列研究[5]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TDF组的HCC风险比ETV组低,但是整个队列中HCC长期风险相似。
研究者应用我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附属7家医疗机构数据库,对2011年至2018年期间接受TDF或ETV治疗的21 222名CHB患者进行筛选。在排除合并感染、既往癌症、数据丢失和随访少于6个月的患者后,共计追踪7248例患者(TDF组1900例和ETV组5348例)的疾病进展。倾向得分匹配(PSM)(1:2)分析用于调整基线差异。
HCC的发生率在整个人群中和调整基线因素后的PSM人群均没有差异,但在失代偿期肝硬化亚组分析中,TDF治疗组的HCC风险低于ETV治疗组(HR 0.54,95%CI 0.30-0.98,P=0.043,PSM模型),详见图2。
图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HCC累积发生率
(引自EASL2020. SAT421)
三、HCC根治术后生存对比
TDF相比ETV显著改善术后生存
如何降低术后高复发率是临床的一大难题,至今没有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案。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牙山医学中心Jonggi Choi等[6]研究发现:在HBV相关HCC根治性肝切除术患者中,TDF相比ETV治疗,显著延长术后无复发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该研究成果目前已全文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
这项历史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年至2018年间在韩国进行HBV相关HCC(BCLC 0级或A级)根治性肝切除术,并于术后开始或继续接受ETV(n = 813)或TDF(n = 882)治疗的1695例患者。
采用PS匹配和多因素调整的Cox回归分析比较ETV组和TDF组的无复发生存和总体生存。结果显示,无论是术后无复发生存率,还是总生存率,两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均提示TDF组相比ETV组显著更高,详见图3。TDF治疗是降低术后早期或晚期HCC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图3. PS匹配患者中的PFS和OS:TDF对比ETV
(引自EASL2020. AS094)
结语:从此次EASL2020相关文献看,NA降低HCC风险,何者更优?和既往一样,仍然有研究发现TDF在降低HCC发生风险方面较ETV的优势不显著,但是目前发表的研究中,更多大样本对比回顾性研究指向这一优势具有显著性差异。不仅对于降低HCC风险,本次EASL 我们也看到了TDF治疗更有利于HCC根治术后的患者生存的大样本研究。
很遗憾的是,此类研究很难有前瞻性的对比研究,目前所有发表的研究均为回顾性和荟萃分析。EASL会议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最新的进展,但是限于摘要和大会报告的有限数据,我们期待看到各项研究更详细的数据发表。
中国是世界肝癌大国,据WHO估算,2018年中国肝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占了全球的近一半;而且,由于HBV感染为主要病因、患者确诊多为晚期等不利预后因素,我国肝癌患者的死亡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肝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期待各界携手,从源头抓起,将更多肝癌扼杀在摇篮。
参考文献:
[1] Hyunwoo Oh, Yoon Jun Kim, Cheol-Hyung Lee,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ucleos(t)ide analogue-na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tecavir versus tenofovir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ASL2020. FRI375.
[2] Yeonjung Ha, Young Eun Chon, Mi Na Kim,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death and transplant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with entecavir or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Sci Rep. 2020 Aug 11;10(1):13537.
[3] Min Li, Tingting Lv, Shanshan Wu , et al. Tenofovir versus entecavir in lowering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 critic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epatol Int. 2020 Jan;14(1):105-114.
[4] Yi-Hsiang Huang, Ming-Lung Yu, Cheng-Yuan Peng, et al. Occu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undergoing entecavir or tenofovir treatment: a multicenter study in Taiwan. EASL2020. SAT467.
[5] Chao-Hung Hung, Yao-Hsu Yang, Sheng-Nan Lu. Long-term risk of primary liver cancers in tenofovir versus entecavir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EASL2020. SAT421.
[6] Jonggi Choi, Chanyoung Jo, Young-Suk Lim. Tenofovir vs entecavir o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ASL2020. AS094.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