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 | 庄辉院士:新时期下,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挑战
——  作者:    时间:2021-07-30     阅读数: 104

编者按:2021年7月28日是WHO第11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消除肝炎,不容等待(Hepatitis can’t wait)!近年来,归功于疫苗预防、抗病毒治疗、卫生设施改善等举措以及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等因素,我国新发病毒性肝炎减少,但由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存量较大,我国肝炎负担仍然较重。在“世界肝炎日”前夕,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做了关于新时期下“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在庄院士的报告中,我们既看到了过去30年我国与病毒性肝炎不懈斗争的成功和进步,也看到了新时期我们仍面临的不足与挑战。畅想WHO 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甲型肝炎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图1),1990~1992年,我国每年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为60万例左右;1992年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逐年下降。1997年报告甲型肝炎发病20万例左右。2002年,随着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上市,我国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进一步下降。2007年和2008年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分别为7.7万例和5.6万例。2009年,我国将甲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继续逐年下降。至2020年,我国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仅为1.48万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图1.  1990~2020年我国甲型肝炎报告发病例数
 
全球范围内,随着近30年来卫生条件的改善,甲型肝炎的传播减少,感染人群的平均年龄增加。1990年和2005年,我国为甲型肝炎中度流行区,感染者主要为15~34岁人群,2015年我国降至低度流行区,与发达国家相同,感染者主要为≥35岁人群。
 
乙型肝炎
 
1986年我国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上市。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全收费);2005年,我国正式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全免费)。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妊娠期阻断母婴传播(IPMTCT)计划,对所有孕妇进行HBsAg筛查,对HBsAg阳性孕妇出生婴儿应用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被动联合免疫预防。至2013年,我国大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3针乙肝疫苗覆盖率分别为95%和99%以上(图2)。
 
 

 
图2.1992~2015年我国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3针乙肝疫苗覆盖率和住院分娩率
 
我国乙肝免疫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30年来,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由1992年的高达10.7%,降至2006年的1.3%和2016年的0.2%。与1992年(170万新生儿感染HBV)相比,2016年每年减少167万新生儿感染HBV(估计约3万名新生儿感染)。至2030年,预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会降至0.1%(估计约1万新生儿感染)以下。
 
我国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相关肝癌估计例数(图3):1992年,我国人群的HBsAg流行率为9.75%,相当于1.2亿HBsAg携带者,其中4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2019年,估计HBsAg流行率为5%~6%,相当于7000万HBsAg携带者,其中2000万~3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和乙肝肝癌患者分别为100万和30万例。2018年Polaris估计,我国人群的HBsAg流行率为6.1%,相当于8600万HBsAg携带者,其中3231.5万例为慢性乙肝患者 (见表1)。
 
表1.我国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和乙肝肝癌估计例数
 
 
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2001~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8080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学分析结果表明,HBV感染占所有肝硬化病因的77.2%,HCV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其他病因分别占肝硬化病因的2.8%、5.7%、2.0%和11.7%。
 
HBV感染也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对2017年我国北方地区2172例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进行分析表明,HBV感染占所有肝癌病因的92.7%(单独HBV感染、HBV+HCV合并感染分别占86%和6.7%),单独HCV感染占所有肝癌病因的2.5%,酒精及其他病因占4.8%。
 
我国1990~2014年城乡男女肝癌发病和死亡年龄专率随年龄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的加重,肝癌死亡造成的负担将成为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丙型肝炎
 
全球HCV RNA阳性率为1.0%,估计约有7100万HCV感染者。中国HCV RNA阳性率为1.0%,估计约有1000万HCV感染者(图3)。
 
 
图3.  全球HCV流行率
 
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HCV流行率较高,诸如内蒙古宁城和阿荣旗、黑龙江嫩江、吉林扶余县、辽宁建平县、河北围场、青龙和宽城、河南永城、安徽涡阳、江苏金坛和福建莆田等,都属于HCV感染的较高流行区。
 
HCV医源性传播时有发生。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告多起因反复使用医疗器械、不安全的血液透析、注射、输血或微创手术而发生HCV感染的传播(图4)。
 
 
图4.  HCV医源性传播和不安全注射传播时有发生
 
根据Polaris数据库对2006~2016年中国HCV感染者的疾病状态分析数据,中国HCV感染患者的85%为无肝硬化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06年到2016年,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
 
丁型肝炎
 
全球HBsAg携带者的抗-HDV流行率为13.02%(95%CI:11.96%-14.11%),一般人群中的抗-HDV流行率为0.70%,估计有5000万HDV感染者。我国HBsAg携带者的抗-HDV流行率为2%-5%。全球HDV感染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为:中国、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喀麦隆、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
 
对2005~2011年期间我国广州南方医院住院的6604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表明(图5),患者的抗-HDV IgM阳性率为6.5%。随着年龄增加,抗-HDV IgM阳性率呈增加趋势,年龄<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患者的抗-HDV IgM阳性率分别为3.6%、4.9%、4.6%、6.9%、10.4%、12.9%和14.9%,年龄≥50岁患者的抗-HDV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50岁者(分别为11.7%和5.1%,P<0.001)。
 

 
图5.  广州南方医院2005~2011年乙肝患者中抗-HDV IgM阳性率年龄分布
 
发生暴发性肝炎、慢性乙肝、肝硬化或肝癌的HBsAg阳性患者的HDV流行率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
 
戊型肝炎
 
我国为HEV高流行区(在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例中,水传播暴发或确诊戊型肝炎感染占≥25%)。2001~2018年,我国报告的戊肝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2018年报告戊肝28603例,2019年和2020年报告的戊肝病例数稍有下降,分别为28155例和19034例(图6)。
 
 

 
图6.  2001~2018年我国报告的戊肝发病率
 
与WHO 2030年
 
消除病毒性肝炎
 
目标的差距
 
根据2021年WHO全球病毒性肝炎进展报告和国家阶段性指导文件,2015年,有消除肝炎计划的国家数为15个,2019年增加至124个国家;全球2015年乙肝疫苗3针覆盖率为84%,2019年升至85%;2015年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38%,2019年升至43%;2019年,5岁以下儿童慢性HBV感染流行率降至0.9%;然而,乙肝或丙肝的诊断和治疗率均较低:2015年和2019年的丙肝诊断率分别为20%和21%,丙肝治疗率分别为7%和13%,乙肝诊断率分别为9%和10%,乙肝治疗率分别为8%和22%(表2)。
 
表2.  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进展


 
2021年6月WHO发布的2030年消除肝炎目标补充:与2015年比较,乙肝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95%和65%,丙肝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80%和65%;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0.1%,母婴传播发生率≤2%,至2030年丙肝的年发病率≤5/10万,注射毒品者的年发病率≤2%;乙肝年死亡率降至≤4/10万,丙肝年死亡率降至≤2/10万。
 
2016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HBV流行率已经降至0.2%,2015年,3针乙肝疫苗覆盖率达到99.6%,首针乙肝疫苗或其他措施覆盖率达到95.6%,血液安全和注射安全率达到100%,均达到WHO 2030年目标(表3)。然而,根据2020年12月21日Polaris报告的我国消除乙肝进展数据(图7),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虽然由2016年的19%和11%分别提高至2020年的25%和17%,,但距离90%和80%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表3.  中国消除肝炎与WHO 2030目标差距



 
图7.  2020年12月21日Polaris报告的我国消除乙肝进展数据
 
根据2020年12月21日Polaris报告的我国消除丙肝进展数据(图8),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虽然由2016年的22%和2%分别提高至2020年的30%和9%,但与90%和80%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图8.  2020年12月21日Polaris报告的我国消除丙肝进展数据
 
根据2019年数据推断,如果按我国目前病毒性肝炎的防控策略,不采取新的措施,则要到2051年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乙肝和丙肝目标(图9,图10)。2021年,可望提前实现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0.1%的WHO 2030年目标,然而,需要到2042年才能实现乙肝诊断率达到90%,到2051年才能实现乙肝治疗率达到80%、死亡率下降65%的目标;需要到2043年才能实现丙肝诊断率达到90%,到2051年才能实现丙肝治疗率达到80%,丙肝死亡率和发病率分别下降65%和80%的目标。
 
 

 
图9.  需要到2051年,才能达到消除乙肝的所有目标


 
图10.  需要到2051年,才能达到消除丙肝的所有目标
 
小结:近年来,归功于疫苗预防、抗病毒治疗、卫生设施改善等举措以及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等因素,我国新发病毒性肝炎减少,但由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存量较大,我国肝炎负担仍然较重。我国乙肝和丙肝的诊断率、治疗率较低,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卫生机构、学术团体、民间组织和广大公众需共同努力,提高乙肝、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应筛尽筛,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力争达到WHO 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标签: 新知 其他肝病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